首页 游戏资讯 游戏攻略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游戏攻略 >

封神十二金仙归宿揭秘:三大菩萨地位尊崇、玉鼎真人竟是东王公?

在封神演义里,十二金仙虽然登场时间不多,但是作为阐教真正的中坚力量,以及西岐众人背后的强大战力支持。他们还是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
但是如果认真一点的人就会发现,在封神演义里的三代弟子们,大都是我们耳熟能详和有历史典故的角色,可是作为更强大的十二金仙,反而显得出身更杂乱无章一些。

在十二金仙的名单里,既有我们比较熟悉的道教名人广成子和赤精子,以及太乙真人;也有原本就是佛教里的大能,比如三大菩萨对应的三位道人;还有一些是让人完全不知道来历,压根摸不着头脑的神秘角色,比如灵宝大法师、道德天尊等等。

那么,这十二位阐教的栋梁支柱到底都是何来历,他们最终又归属去向何方?其中到底是作者自己虚构,还是现实教派中确有其人?亦或者有什么隐秘在其中呢?

今天,我们就分成三大部分,来聊一下阐教十二金仙的来历、身份与归宿吧。

1 入西方者佛

在十二金仙里,一共有四位仙人的根脚,其实是来源于佛教的。他们就是惧留孙、慈航道人、普贤真人与文殊广法天尊。而他们对应的佛教原型,则分别如下:

惧留孙——拘留孙佛;

文殊广法天尊——文殊菩萨;

普贤真人——普贤菩萨;

慈航道人——观世音菩萨。

这里面第一个让人感觉奇怪的,就是为什么十二金仙里原本实力平平的惧留孙,却能和阐教副教主燃灯一样,到了西方教派里直接成为了最高等级的佛,名义上和三大教主平起平坐。而明显实力更强的文殊、普贤和慈航三位,却最终只是菩萨?

可如果我们仔细看下最终的定位,就会明白这四位到底谁的权势更大。

南无拘留孙佛,过去七佛之一,又号拘留孙佛。乃过去七佛中之第四佛,现在贤劫千佛之第一佛。而据《维摩诘经》记载,在庄严劫时,为转轮圣王宝盖的儿子。转轮圣王宝盖及其千子供养药王如来,而“其王千子,即贤劫中千佛是也。

虽然在名头上,拘留孙佛身为过去七佛一员,和释迦摩尼并列。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他的出身,就会发现拘留孙佛只是转轮圣王的千子之一。而且成佛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其供养药师如来的缘故。

所以哪怕同为西方教里最高等级的佛,但是惧留孙成佛后的地位,只能用虚高来形容。论身份论实权,其实远不如另外两位燃灯古佛和多宝如来,毕竟这两位一位是佛教三大主佛之一;另一位则是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。

反而三位菩萨,虽然名号是菩萨,但是实则地位与佛并无两样,甚至在权限威能上还要更胜于一般的佛。

其中文殊广法天尊所修成的文殊菩萨是所有菩萨之首,别号法王子。同时还是智慧的化身,能够帮助释迦摩尼佛一道宣讲大乘佛法,可以理解为佛教这所大学校长的助理或者董秘。其身份远比一般佛要更为高贵;

而普贤真人所修成的普贤菩萨则和文殊一样,是释迦摩尼佛祖的另外一位胁士,文殊负责彰显智慧,普贤则负责彰显理智和行为。两位大菩萨都是佛教当今领导的最亲密左右手;

至于慈航道人化身的观世音菩萨,那更是中国人最尊崇的菩萨之一。作为未来佛教最高领导阿弥陀佛的左右手,以慈悲为本愿,成为最能够普救人间疾苦的大菩萨之一。

这三位菩萨虽然都没有佛号,但是无论地位还是能力其实都远在一般的佛之上。

毕竟在贤劫里出现的佛祖有上千位,但是真正能数得上号的大菩萨不过四位而已。

如果用一个大家能看懂的比喻,那就是朝廷里养活了上千位王爷,但是这些王爷中大多数都是没有实权只能坐在那里享福的;而真正的当权者,则是公认的四大贝勒。

所以如果真要论其高低,那么这四位入西方教的金仙里,反而是文殊普贤和慈航三人更受重用。虽然他们的地位不如燃灯佛,但是显然是后来佛教里的真正主事者。

而惧留孙则更像是一个吉祥物,既然来了那么还给和金仙同等级的普通菩萨或罗汉当然不合适,那就给一个虚职佛来供上去就好了。

当然,对于本来就生性懒散的惧留孙而言,有了这个称号其实也没啥不好就是了。

2 入天庭者圣

除了四位比较明确入西方教的金仙外,其他八位金仙最终的去处其实原书里并没有特别交代,不过从他们的身份判断,其中至少有三位,应该还是成为天庭麾下的成员。只不过中间有些人偏向于逍遥散修,而有些人则地位尊崇而已。

第一位比较明确入天庭管辖的,应该就是十二金仙之首的广成子了。

黄帝时期汝州人,住汝州温泉崆峒山上。 为道家创始人,位居道教“十二金仙”之首。黄帝听说后专程去拜访他,并拜广成子为师,问治国之术。

作为十二金仙之首,广成子的地位实力自然不用多说。而这位元始天尊大弟子在现实中的身份,其实就是上面所写的道家始祖之一。

而能够成为黄帝的师傅,广成子的身份甚至不比天庭里天帝要低——毕竟黄帝成仙后名号玄圃真人轩辕黄帝,地位并不比四御差多少。

所以广成子身为帝师,一说还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。不过按照封神演义里的描述来看,在三清逐渐成为图腾象征后,广成子也必然躲不开加入天庭的命运。不过有帝师的名号,让他负责一些具体事务肯定也不大可能。最终应该就是和五老一样,成为一位闲散但地位崇高的仙人罢了。

而和广成子命运相似的,还有十二金仙的老二赤精子。

毕竟赤精子的原型就是上古仙人赤松子,也是后来神农氏的老师。最终成为了天庭里布雨的神仙。

不过从后来情况来看,赤精子虽然名义上管布雨,但是实则真正执行的应该都是风伯雨师与四海龙王这些位神仙。赤精子自己应该也和广成子一样,成就不朽后就天天游山玩水,属于散仙里的最顶级存在了。

真正入天庭掌握大权的,其实还是太乙真人。

东极青华大帝,又称青玄九阳上帝、太乙救苦天尊、寻声救苦天尊,简称太乙天尊。 太乙救苦天尊与南极长生大帝同为玉皇大帝的左右侍者。太乙救苦天尊居“青华长乐界,东极妙严宫”,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。对于积德行善、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,太乙救苦天尊“乘九狮之仙驭,散百宝之祥光”,接引其登天成仙。

从某种角度来讲,太乙真人最终所修成的太乙救苦天尊其实和三大菩萨类似。他和南极仙翁修成的南极长生大帝同为天庭四御之一,也是天庭最高领导者黄帝的左右手。

不过和三大菩萨不同,太乙救苦天尊在正统天庭里任职,所以实际的地位身份可能要比三大菩萨还要再高一些。

毕竟前者是最强民企,但是后者可是最强国企。

那么除了这三人外,其他金仙就没有在天庭任职的么?其实也许还真有那么一位隐藏人物,那就是——玉鼎真人是不是就是东王公?

毕竟在封神演义里,玉鼎真人算是十二金仙里最神秘的一位了。

看名头,玉鼎真人似乎在道教和佛教中找不到任何一位相似的神仙,就连玉鼎这两个字都很少在正统道教神仙名号里看到;

看行为,玉鼎真人也是十二金仙里相对比较低调的一位。虽然也曾经数次帮助西岐解围,但是一到人多的时候,玉鼎真人必然不会出头露面,和广成子与赤精子这两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;

看实力,玉鼎真人自己似乎从来没有展示过自己的实力到底如何,但是他的徒弟杨戬,论实力甚至可能在半数的金仙之上——这还是没有赐予什么法宝的情况下,八九玄功、变化之术、土遁、五雷诀、三味真火等等,似乎所有道家法术杨戬都能学会。

但是以上这些招式,玉鼎真人自己却从来没有展示过——但凡他展示出来,那么十二金仙里实力断崖第一,甚至可以直接和截教三大弟子不相上下都是轻轻松松的。

所以,玉鼎真人最终到底是谁呢?

其实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,那就是玉鼎真人后来成为的身份,就是天庭里所有男仙之首东王公,别号东华帝君。

毕竟东华帝君的前身有太阳神的特性,一说也是东皇太一的化身。而东王公本身负责接引众仙,属于传经传道最强的大神仙。

前者证明了东王公更多依靠肉体而非法宝的力量,这点和杨戬肉体在所有神仙中最强可以呼应、而后者则证明了东王公是最会教徒弟的大神仙,这点也和杨戬实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得上。

再加上八九玄功这门炼体+变化的绝招能会的人实在太少,所以一来二去,玉鼎真人的真正身份,也只能是和四御同级甚至更高,但是擅长教弟子而自己又强在肉身锤炼而非法宝之上的至尊级别。

算来算去,其实也就是东王公最符合这个身份了。当然,还有另外一位候选人,那就是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,不过因为菩提祖师本身身份就成迷,所以在这里,我们还是倾向于玉鼎真人的未来真正身份就是东华帝君东王公。

3 隐世者尊

最后四位,则是十二金仙里最不出风头的四位:清虚道德真君、道行天尊、灵宝大法师和黄龙真人了。

这四位里,黄龙真人的身份是最清晰的——就是龙族里顶级金龙,作为质子成为了道教一员罢了。

有人说黄龙真人是应龙,这个有点开玩笑,毕竟作为龙族始祖之一,应龙真玩成这样那龙族早就该灭了。

黄龙真人本身就是普通的龙族修道有成,又因为道教要笼络龙族,所以将其纳入元始天尊门下罢了。

当然对于人类精英至上理念的元始天尊来说,这个质子其实也没有多大心情去教,如果不是笼络龙族的缘故,黄龙真人甚至都配不上十二金仙的名号,就和其他几个二代炮灰没啥区别。

哪怕有龙族的背景在这里,黄龙真人也是个无法宝、无徒弟、无功法、无战绩的四无金仙罢了。

所以最终回到龙族里成为一条进修回来的仙龙,也就是黄龙真人最终的归宿。

至于其他三位,在原著里都属于那种话都没有几句的沉默角色。

但是为啥他们仨会沉默呢,其实原因也很简单,那就是这三位其实就是三清的正牌化身之一啊。

在道教中是有道教三宝一说的,

道教三宝是道教体系中的核心修行准则,包含学道、修道、行道三个维度。学道层面尊奉“道、经、师”三宝,即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,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,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

而从这三位定位来看,显然灵宝大法师对应的是灵宝天尊经宝尊、道行天尊对应的是元始天尊道宝尊、而清虚道德真君对应的就是太清道德天尊师宝尊。

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三位平时非常之低调,甚至连话都没说几句。在历次作战里也都是躲在后面看不到有什么战果。

说到底,还是作者直接借用了道家三宝的概念,然后直接化身出了这三位金仙罢了。

为啥清虚道德天尊弟子最多,那是因为他的身份就是师宝;

而灵宝大法师对应经,那自然就是以说教为主,没有法宝没有弟子也很正常;

道行天尊对应道,自然法宝和弟子一应俱全。

而对于这三位来说,他们本身就是道家三宝概念的化身。所以经历了封神之战后,从此回归原始本体不再出头露面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4 结语

以上,就是十二金仙在封神演义结束后的归宿与身份来历了。

虽然作者本身语焉不详,但是从对应的参照原型,以及金仙本身的行为举止来看。我们大体上还是可以找到十二金仙的真身到底都是谁的。

只不过这里面有些因为原型比较明显,所以大家公认起来很容易;而有些则相对晦涩,那么大家也只能通过猜想来推断他们的身份。

相关文章